视点:欧美高校为何热衷海外办学?
发布时间: 2012-10-16 浏览次数: 41

作者: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 孙敏 王焕现

据“无国界高等教育观察组织”最新统计数据,近几年高校海外分校数量的增长幅度年均15%左右。在过去两年中,因各自发展战略选择不同,个别教育输出国高校在海外办学方面选择了收缩,但也有许多大学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选择扩张,期望在海外教育市场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教育输出国高校热情高涨,教育输入国或敞开怀抱,或谨慎欢迎,发达国家高校赴经济政治状况较好的发展中国家办学已然成为国际教育市场上引人关注的议题。

新趋势

原有输入输出格局在改变

“无国界高等教育观察组织”是关注海外办学的主要机构之一。其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海外办学的输出和输入国目前仍相对集中,但正在向更大的范围扩展。

在全球162所高校的海外分校中,78所由美国高校开设,占总数的48%,其后是澳大利亚14所、英国13所、法国和印度各11所。与此同时,海外办学目的国已达51个。40所高校的海外分校开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其中28所位于迪拜的国际大学城。其他海外分校数量较多的国家包括中国、新加坡、卡塔尔。

传统的国际合作办学主要通过“2+2”等校际合作方式授予学位。这种方式有费用低廉、风险较小的优势。然而,现在教育输出国高校普遍认为,直接在海外开设分校的高投入高风险也会带来更高的回报。

现阶段的海外办学模式主要为“北-南”模式,即英美高校在亚洲国家开设分校。但是,最近印度和马来西亚高校对海外办学表现出浓厚兴趣,多所印度高校已在迪拜创建海外分校,并且正在与哈萨克斯坦、哥伦比亚等国接触,“南-南”模式正在形成。同时,相关领域专家对未来的“南-北”模式亦持乐观态度,前不久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工艺大学在伦敦设立了一所分校。

专家分析指出,在今后的10年中,各国经济实力的消长以及各国出于政治和意识形态形成的结盟会对目前的教育输出与输入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中国、韩国、印度高校可能会成为在非洲开设分校的新力量,而拉美国家的教育流动可能主要限于拉美文化圈内部。

新动机

教育资源跟着经费投入走

对于发达国家高校纷纷向外看的原因,《转型期的教育:高校海外办学及其趋势》一书的作者之一克里斯多佛·里格罗斯认为,教育资源、生源及现阶段教育经费投入之间的不均衡是高校海外办学的内在动因,海外办学是教育资源向着生源和现阶段教育经费投入聚集地流动的表现形式。

一方面,大部分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高等教育系统,相对于人口数量和结构,其教育资源有较多富余。另一方面,受近年经济状况影响,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经费投入面临较大削减。与之相反,新兴经济体学龄人口较多,教育经费充足,但教育资源的建设并不是依靠短期投入就能完成的任务,因而教育资源仍显紧张。

“无国界高等教育观察组织”的研究人员维罗尼卡·拉萨诺斯基认为,发达国家海外办学的动机主要是:吸引当地生源,赚取学费收入,扩大学校声誉,寻求合作机会。学费收入是最原始也是目前最主要的动机,但从可持续发展考虑,海外办学应该朝着更立体的方向发展,其创收作用会逐渐淡化,研究与合作等其他功能会慢慢加强。纽约大学校长约翰·塞克斯通将其海外分校看作“当地社会未来领导人的培养基地”,其阿布扎比分校的建立是因为“学校认为需要进入阿拉伯和穆斯林世界”。

英国诺丁汉大学在中国宁波和马来西亚的分校都是海外办学中较为成功的案例。诺丁汉大学校长大卫·格林纳威表示,海外分校已成为可靠的研究经费来源和吸引优质留学生的渠道。通过申请当地科研项目,海外分校为英国科研人员提供更多的科研机会,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已成功争取到马来西亚政府的热带作物研究项目。

格林纳威指出,海外分校也可能成为将来英国学生留学的一个选择。2010-2011学年度,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海外本科生学费约为8300英镑,如果将国际交通费用和当地低廉的生活费用考虑在内,与英国学生在本土学校读书费用不相上下,而国外学习经历使未来就业更有优势。此外,通过让英国学生在海外分校就学,英国大学还可以规避英国政府对招生数量的限制。

新问题

教育商品化冲淡政府责任

教育市场是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海外办学的日益开展,在未来可能也会暴露出更多问题。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与加拿大大学教师协会联合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高校设立海外分校已成为教育私有化和商品化的重要途径。许多英国高校的海外分校都是与私人资本合作建成,如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就是由莫实得控股有限公司所建,米德尔塞克斯大学已建成的毛里求斯分校和规划中的印度分校都是与印度一家私营教育公司合作的结果。这份报告警告,如果政府把高等教育视为可以买卖的日用品,将导致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降低。

海外分校的学术自由、教工人权等问题也是未来可能面临的一个挑战。英国大学与学院联盟表示,近期已经收到较多在英国高校海外分校任职的教职员工的投诉。最典型的例子是华威大学因新加坡社会“缺乏自由”而取消了在新加坡设立分校的计划。纽约大学校长塞克斯通认为,这种做法是因噎废食。他的观点是,纽约大学的海外分校不会放弃该校的核心价值观,但细枝末节的问题可以根据分校所在地的社会情况适当调整。现阶段的海外分校专业设置相对集中,多属于不涉及社会价值取向的学科,因此这些问题目前还不突出。

                             (来源:教育部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网站)